白菜含葉酸防貧血
(星島)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06:30
孩子不缺“營養”亦要防貧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貧血是營養不良造成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營養也不缺,貧血怎麼還會找上孩子?記者就此採訪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兒科專門從事血液病研究的徐之良教授——
兒童貧血90%都因缺鐵
貧血是孩子的常見病,臨床上分為溶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及繼發性貧血等,但其中缺鐵性貧血的比重最大,佔到所有貧血的90%左右。國內最新調查報告顯示,5歲以下兒童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21.7%。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徐之良教授介紹,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鐵性貧血的最大危害是影響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孩子往往會出現臉色蒼白、睡眠不寧、容易感冒、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身材矮小、食欲減退、四肢乏力等症狀。令人擔憂的是,貧血一般病情進展緩慢,在貧血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時,很容易被患兒和其家長所忽視。
吃得“不錯”,也會貧血
孩子明明長得白白胖胖的,吃喝都是“最好”的,怎麼還會得貧血?
徐之良教授解釋,很多家長眼裏的“吃得好”,其實是糖、脂肪、蛋白質等攝入的過多,但並不能代表不缺鐵、鈣、鋅等其他的營養素。其實,我國中小學生所攝入的營養素很不平衡,脂肪、糖類等過高,而微量營養素攝入又明顯不足。一些家長不懂合理搭配膳食,整天給孩子吃大魚、大肉,要不就是巧克力、薯條等零食不離口,還有的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只吃一兩種食物,結果造成營養素攝入不平衡。即使我們飲食中供給的鐵並不低,但由於搭配不當,也會導致鐵的吸收率低,使青少年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抓好營養,防治缺鐵性貧血
1.提倡母乳餵養。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人乳的含鐵量雖低,但其所含的鐵的吸收率很高,對於4-6個月的嬰兒來說,如果母乳充足,是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的。
2.及時添加輔食。用乳類喂養的嬰兒要及時添加含鐵量較高的輔食。雞蛋黃含鐵較高,雖然其所含的鐵較難吸收,但由於雞蛋黃來源充裕,價格便宜,仍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嬰兒鐵營養品。3-4個月的嬰兒可適當添加蛋黃為輔食,其方法是將煮熟的雞蛋黃搗碎餵養,從1/3個開始,逐漸增加至每日一個。同時喂以菜汁、橙子水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提高鐵的吸收率。豬肝、牛肝和瘦肉都富含鐵質且容易吸收,7-8個月嬰兒應逐漸添加這類輔食。
3.注意食物的搭配。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以有利於鐵的吸收。例如,進食肉類食物(如豬、牛、魚等肉類)時,適當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可增加鐵的吸收。另外,動物血(如豬血、牛血等)的鐵營養價值也高,這是因為血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其中的鐵很容易被吸收且價格低廉,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補充鐵質的食物。
徐之良教授還提醒,患有缺鐵性貧血的患兒還應及時到醫院檢查貧血。
資料來源: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5376446&highlight=
醒目攝鐵 防貧血
常見人面無血色,嘴唇青白,就會取笑他貧血!其實這不是亂說,患有貧血的人,臉色的確會較蒼白,因為血液中的血紅素不足。身體缺乏鐵質,除了會引致缺鐵性貧血,還會減低免疫力,容易疲倦,欠缺精神等。
到底鐵質對身體健康有幾重要,如何保持足夠鐵質吸收,今期營養師余思行為大家解答。
雞肉
每100克 含1.25毫克鐵質
西蘭花
每1杯 含1.23毫克鐵質
蝦
每100克 含2.95毫克鐵質
牛肝
每100克 含5.84毫克鐵質
黑木耳
每半杯(14克) 含0.9毫克鐵質
紫菜
每100克 含2.18毫克鐵質
豬肉
每100克 含1.09毫克鐵質
蠔
每100克 含7.68毫克鐵質
牛肉
每100克 含2.66毫克鐵質
製造血紅素 運送養分
鐵質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它是一種礦物質,需要量以毫克計算。
「鐵質的作用,是在血液中製造血紅素(hemoglobin),及製造肌肉中的「肌紅素」(myoglobin)。血紅素是負責將養分帶到身體各處供不同細胞應用,這些養分最主要是氧氣,它負責攜帶血液中98.5%的氧氣。肌紅素則存在於肌肉細胞(myocyte)中,可以加速氧分子擴散到肌肉細胞。」余思行說。
另外鐵質幫助細胞增長及分裂,對於身體能源的新陳代謝,及我們的免疫系統都好重要。
紅肉鐵質較易吸收
食物中的鐵質,主要分為血紅鐵(heme iron)和非血紅鐵(nonheme iron)兩類,前者主要是動物食物來源,後者為植物性來源。
含豐富血紅鐵食物(即動物性)有蜆、豬肝、牛肝、雞肝、青口、蠔、牛肉、蝦、沙甸魚、火雞等。
含豐富非血紅鐵食物(植物性)有早餐粟米片、焗豆、南瓜籽、紫菜、罐頭豆類、連皮薯仔,添加鐵質意粉、露筍等。
兩類鐵質食物,以動物性鐵質來源較易為人體吸收及運用,吸收率可高達15%至35%。至於非血紅鐵食物,因其形態不易為腸道所吸引,吸收率只有3%至8%。所以想植物性鐵質吸收得好,可與動物性鐵質,即紅肉類及肝臟一齊進食。
余思行特別提醒,孕婦雖然要特別補充鐵質以供胎兒發育所需,但留意肝臟含高維他命A,過量維他命A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故懷孕婦女應以其他食物來源來吸收鐵質。
缺乏鐵質 認知力降
會引起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徵狀包括容易疲倦、臉色蒼白、運動耐力大降、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鐵質和智力亦有直接關係,研究發現,年輕人及成年人的血紅蛋白水平及智力表現成正比,缺乏鐵質,會令專注力下降,認知能力下降,腦部因供氧不足而影響DNA的製造,及神經傳導物質的製造。
我們每日需要多少鐵質才足夠呢?十九歲以上男士,每日需8毫克鐵質;十九至五十歲女士,每日需要18毫克,五十一歲以上女士,每日需要8毫克。
生育期女士因每月經期會流失50至250毫升血液,令體內鐵質減少。故需要較高鐵質攝取量。
蛋白質、維他命C助吸收
要保持身體有足夠鐵質,除了不偏食外,亦要留意某些食物會阻礙鐵質吸收,例如紅酒、咖啡、綠葉茶、唐萵苣、紅菜頭、黃豆製品、全穀物、高纖類食物等,而一向被喻為「大力菜」的菠菜,亦會阻礙鐵質吸收。不過余思行說:「雖然菠菜會減少身體對鐵質的吸收量,但菠菜本身含豐富鐵質,故進食菠菜仍是有利的。」
不過喜歡在進食肉類時配以濃茶者就要特別留意,因為茶葉中的單寧酸(Tannin),會令鐵質吸收減少50%。
蛋白質能令身體有效吸收鐵質,故進食含豐富蛋白質食物,如肉類、魚類、家禽類就最有利;同時進食含豐富維他命C食物,例如橙、蜜瓜、士多啤梨、西柚等,亦可幫助身體吸收鐵質。這一點,喜歡吃飯後果的人便較着數。
另外西蘭花、椰菜苗、番茄、馬鈴薯、青椒及紅椒,亦有助鐵質吸收。大家不妨以這些食物配肉類同煮,令身體更有效吸收鐵質。
而中國人喜歡以生鐵鑊來烹調食物,原來亦可輕微增加我們的鐵質吸收量。
鐵質食物含量表
食物 份量 鐵質含量
蛤 100克 14.4毫克
黃豆 1杯 9.2毫克
菠菜 1杯 6.4毫克
紅腰豆 1杯 4.78毫克
青口 100克 4.12毫克
雞心豆 1杯 3.84毫克
沙甸魚 100克 2.92毫克
芝麻 1/4杯 2.92毫克
黑豆 1杯 2.35毫克
羊肉 100克 1.87毫克
杏脯乾 10顆 1.7毫克
蘆筍 1杯 1.63毫克
火雞 100克 1.49毫克
註:100克等於3.5安士或2.5両
資料來源: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2483
葉酸防貧血心血管疾病明日維他命之星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十四日電)現代健康補給品或是奶粉等食品中,多會添加葉酸。業者表示,葉酸可以避免貧血、預防胎兒腦神經管缺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被稱為明日維他命之星。
直銷業者美樂家指出,葉酸是水溶性維他命,來源多存在綠色蔬果中;另外,葉酸也存在動物肝臟、豆類與乾果類食物中,是維生素B群之一。婦女懷孕期間多攝取高葉酸食品,可以大幅降低生下神經管發展缺陷的嬰兒。
營養師呂燕凌表示,補血一直是古今中外女性養生的核心法則,而葉酸正與其他維生素B群、鐵一樣,都是造血重要養分,它可以幫助紅血球的形成,避免巨球性貧血。
而近期許多長期性的研究也指出,葉酸是心臟的救星,因為長時間攝取葉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同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而同半胱氨酸正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
11/24/2004 5:35:48 PM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24/n727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