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眼失調 讀寫頻出錯
愈早治療 學業影響愈少
【本報訊】患有姿勢及眼球控制失調的兒童,愈早接受治療,對成長及學業的影響愈少。曾有一名七歲男童,接受眼球肌能治療前,每分鐘只能抄寫四個字,三個月治療後,進步至抄寫七個字。男童同時接受姿勢及手眼協調訓練,在平衡力、球類活動的表現亦有所提升。
協康會職業治療師督導主任黎淑儀指,職業治療師有一套客觀的臨床測試步驟,如要求兒童自轉後觀察其眼球顫動,再深入了解兒童平日有否其他學習問題,以評估是否患有姿勢及眼球控制失調。
該名七歲男童在主流小學讀二年級,被確診患有發展性協調障礙,不僅寫字速度慢,讀書時重複朗讀字句或讀漏字;上體育課時接波及拋豆袋、日常綁鞋帶及執書包都有困難。
改善後抄寫能力躍進
男童接受協康會評估後,評定他有姿勢及眼球控制失調問題,連續三個月共十多堂,接受眼球肌能訓練及動作為本的活動。三個月後再測試男童的中文抄寫速度,發現他有明顯進步,由每分鐘抄寫四個字加速至七個字,平衡力及接波能力都有進步。
七歲男童接受三個月眼球肌能治療後抄寫速度加快,由每分鐘抄寫四個字(左圖)進步至七個字(右圖)。
資料來源: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325/00176_075.html ODN.ad.write('large1', '00175');
孩子感覺統合失調
2010年11月25日
導致孩子出現發展性協調障礙問題,感覺統合失調是主要原因。「感覺統合」是指身體與周遭的外在環境接觸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前庭覺及本體覺等感覺系統,會將所獲得的訊息傳達到大腦,再由大腦作出仔細的統合與分析,之後下達命令,令身體各部位作出適當的反應及相應行為。孩子的感覺系統發展不完善,上述身體機能便會出現障礙。
可作物理治療
適當的物理治療可以有效治療發展性協調障礙,但首要必須找出孩子哪方面的感覺系統出現問題。前庭覺主管平衡能力,如發覺孩子的前庭覺出現問題,治療師會藉着盪鞦韆,又或是邊跳彈床及接波等動作,給予孩子適當的前庭覺刺激,加強他們平衡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若是主管大肌肉活動的本體覺出現問題,攀爬及「扯大纜」等用力的活動可以加強孩子的肌力;簡單如擁抱的動作,也可有效刺激關節。
有觸覺異常的孩子極不喜歡被觸碰,治療師會讓孩子進行滾地沙及波波池等活動,令他們的皮膚與外在物件有直接接觸的機會。至於視覺方面有障礙的孩子,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眼球,治療師便會訓練孩子練習用眼球追視及找尋焦點。
除了在治療室內進行練習,家長也可以在家中為孩子進行適當的感覺活動訓練,例如一些可訓練孩子平衡及肢體協調能力的活動。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鄭家寶
電郵: slp@heephong.org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http://www.babynet.com.hk/content/%E5%AD%A9%E5%AD%90%E6%84%9F%E8%A6%BA%E7%B5%B1%E5%90%88%E5%A4%B1%E8%AA%BF
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
資料來源:http://member.giga.net.tw/tat168/toppage3.htm
一般而言,嬰幼兒期(
或先天的缺陷,以及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了下列的一些徵狀,就要儘快找醫生、職能治療師、復建治療師等做進一步的檢測,了解孩子是否有感覺統合失調方面的問題。
感覺統合系統
失 調 的 徵 狀
前庭 (內耳)平衡系統
~ 地心引力
重力安全感、運動、
頭與身體的感受
1.肌肉緊張正常化
- 肌肉張力
2. 眼球的控制
3. 姿勢機能的統合
- 身體平衡
4. ( 語言發展 )
5.與情緒行為有關
6.眼與手的協調
遲鈍~常會從椅子上摔下來。平衡差,易跌倒,沒有危險意識。閱讀時字幕跳躍、方向感差。
過度敏感~常會頭暈,怕爬高或被高舉、怕高,害怕盪鞦韆或旋轉,易暈車、怕高速。
智力正常,但閱讀困難,理解力低(數理差),在閱讀(如唸書常會漏掉字跳行)、寫字(如左右相反,抄寫時遺漏字句)、辨識物體形狀、大小或數字困難、常把數字或字句看或寫顛倒(19→91,p→q,9→6),或數學的計算(69看成96)發生錯誤等障礙,或不會分辨相似的圖形,不會玩拼圖(視覺焦距的統合的問題,如嬰幼兒期缺乏爬行頸部運動不足,前庭反射與迷路神經整合不良,影響了視覺肌肉和視覺神經不成熟,使眼睛在閱讀時容易酸累;睫狀肌牽動眼球穩定移動能力不夠,導致閱讀時跳字跳行,算術計算錯誤,手眼協調不良,寫字歪歪扭扭,寫的字左右相反,手無力,無明顯慣用手,寫字慢,握筆方式不正確,字跡撩草拿東西易掉落,用筷子夾菜吃飯困難等)。不會玩拼圖,認字困難,方向感及距離感差。注音及文字記憶力差,數字概念模糊。
特別過度喜歡旋轉或搖晃的遊戲活動而不會感到頭暈。
一般而言,行為有些混亂、無組織、好動不安、喜歡捉弄人。
活動量過多(過動),爬上爬下,蹦蹦跳跳,幾乎一刻也不停,有用不完的精力,就是因其感觸覺不夠敏銳,常需大量的刺激,才能使身體的運動覺獲到滿足。如無目的性地動個不停。
觸 覺 ( 皮 膚 )
1.情緒的穩定
2.抑制肌肉緊張
3.提高警覺度
4.觸覺防衛反應的正常化
5.( 觸覺辨別 )
不喜歡陌生人碰到或觸摸他。過分喜歡碰、觸、摸各種東西。排拒從事較污穢的活動,如玩泥巴、用手指畫畫等、害怕碰觸特殊毛毯、織造玩具表面、沙。拒絕洗頭、理髮、洗臉、剪指甲,不喜歡穿毛料或粗糙的衣服。
特別依賴固定的棉被、毛巾、衣物、玩具。
情感易受挑動、控制力弱、缺乏信心、易受挫折、對壓力的忍受度低,或容易感到挫折、愛哭,情緒轉變快速而劇烈。
無法戒除吸奶嘴或吸、咬手指,希望被撫摸。顯得焦躁不安。
有攻擊性行為,常發脾氣、易遷怒他人,易衝動、易與人衝突,欺負別人,常有打人、推人或碰撞的行為或用東西丟人、咬人、強詞奪理、人際關係不佳。容易興奮,情緒不穩定,情緒轉變快速。團體活動中被動或逃避。有自傷、被虐、暴力傾向。
注意力短暫,很容易分心。(例:容易被外界聲光或鄰座同學的舉動所分心。) 上課坐立不安、左顧右盼,無法安靜坐著動不停,愛跟同學講話、發出怪聲,站起來走動。
聽力正常,卻常常有聽沒有到,無法注意周遭的事或愛做白日夢。
話很多,喜歡打斷別人說話,老師問題未問完即搶著回答。
怕黑、黏親人(摟、抱)、害怕、怕生、害羞、不喜歡新場所、空屋、大空間或人多之處、容易緊張、固執,挑食、偏食易患過敏性體質。
適應力差,拒絕學新事物,不合群。
觸 覺遲鈍者~孤僻、冷漠、無理由尖叫。
不怕痛,觸覺遲鈍或辨識功能失調者。
獨處或玩玩具時嘴巴念念有詞。
常陷入自我思考、發呆、語言發展有阻礙。
視 覺 ( 眼睛 )
1.形狀知覺的發展
2.空間知覺的發展
3.( 視覺辨識)
走路莽撞,常會撞到桌椅或碰掉桌上的東西,是視知覺的問題,對自己和物體之間的遠近距離無法拿捏準確,也就是辨別力差,無法做正確的判斷。
聽 覺 ( 耳朵 )
1. ( 聽覺辨識 )
2.( 語言發展 )
語音分辨能力不佳,常聽錯字聽錯意思或沒聽到別人說話,形成有聽沒有懂。
對聲音的音質、音律、音頻感受與分辨能力不良。
對聲音感受遲鈍,對大聲響不大有反應或對輕聲細語無法感應。
對指令的接受或記憶不佳。
怕吵雜,多人同時談話無法有效處理。
嗅、味知覺
1. 嗅覺辨識
2. 提高警覺度
3. 味覺辨識
4. 均衡飲食
對氣味、食物味道辨別能力不佳或感應遲鈍,無警覺意識。
對某種異常氣味有偏好、如海邊有逐臭之夫。
偏好重口味或特別刺激的口味。有異常飲食情況如偏食挑食。
0-8歲)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關鍵期,和大多數同年齡的孩子比較起來,若無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