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藏蟲 400條 眼瘡男吃盡苦頭險盲
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表示,由去年 10月至今已累積 11名發現有毛囊蟲上眼的病人中,有 9人已康復,另兩人拒絕接受治療。整體病人年齡介乎 30至 40歲,男性佔 3分之 2,全部人出現經常生眼瘡的症狀。
首名病人為 38歲男子,當初因角膜病變求醫,在半年內 5次生眼瘡,每次須挑走膿液及服抗生素,令病人痛苦萬分。礙於原因不明,遂抽驗其中 4條眼睫毛,赫然發現每條眼睫毛均有 3至 4條毛囊蟲,每條只有 0.3至 0.4毫米。以每隻眼有過百條眼睫毛為例,估計患者睫毛的毛囊蟲隨時多達 400條。
放大圖片
《卵》
在顯微鏡下的毛囊蟲繁殖速度快, 3至 4日孵卵(箭嘴示)一次。
放大圖片
《蟲》
毛囊蟲(箭嘴示)只有 0.3至 0.4毫米大小,肉眼無法看到。
毛囊蟲以油脂為食糧
放大圖片
《瘡》
醫學界首次證實原來毛囊蟲與眼瘡有關。
鄭澤鈞提供圖片
毛囊蟲屬寄生蟲一種,肉眼難以察覺,常見於油脂分泌較多的人士身上,多匿藏在毛囊內。他引述,美國一項遺體解剖研究推算,當地約 25%人口帶有毛囊蟲。此蟲多於頭髮、暗瘡內找到,牠本身對人體無害,但因以油脂為食糧,令鱗狀蟲身黏附許多細菌。
鄭表示,上述病人的眼睫毛樣本,均驗出有數條毛囊蟲,估計他們因而感染金黃葡萄球菌等細菌,引致生眼瘡。除帶來腫痛症狀外,也有工作上須經常見客的女病人,因生眼瘡令儀容受損,不能如常工作。油脂分泌多、患免疫系統疾病,甚至被他人傳播,都有機會毛囊蟲上身。鄭指出,一至兩條毛囊蟲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因其繁殖速度快, 3至 4日孵卵一次,約 7日成蟲,壽命長達數星期,故毛囊蟲數量越多,感染機會越大。
醫學界早已發現毛囊蟲可窩藏人體內,鄭醫生指,今次乃首次證實原來毛囊蟲與眼瘡有關,他早前曾作進一步研究,未有在油脂分泌較少的病人身上找到此蟲,毛囊蟲上眼與佩戴隱形眼鏡等習慣無關。他稍後會抽驗眼部慢性發炎,如容易眼紅或眼損的病人,了解炎症是否源自蟲禍。
鄭澤鈞醫生表示,油脂分泌多的人較易被毛囊蟲上眼。
資料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930&sec_id=4104&subsec_id=3626368&art_id=15660804
【本報訊】活生生的毛囊蟲( Demodex)上眼,令人毛骨悚然!有男子因持續生眼瘡,慘受「挑眼瘡」之苦,其後揭發每條眼睫毛都匿藏約 3至 4條毛囊蟲,疑因此致不停生眼瘡。專家警告嚴重感染可影響視力,籲市民做好預防措施。
共用 3D眼鏡易有危險
毛囊蟲會人傳人,共用毛巾或 3D眼鏡也有機會被傳染。即使攝氏 100度高溫熱水也不能殺死毛囊蟲,高濃度的酒精或茶樹油才有效消滅。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稱,毛囊蟲致眼瘡的病人,必須接受一個月的茶樹油洗眼療程,才可根治蟲禍,另要採取多項消毒措施。
他表示,患者可將毛囊蟲傳播他人,故應避免與人共用毛巾、隱形眼鏡及 3D眼鏡;患者捽眼後要洗手,並徹底消毒及清洗床單、被袋,另要更換眼部的化妝品或用具,如眉筆、眉箝等。由於另一半或會中招,最好同時接受眼科醫生檢查。眼瘡的病人會出現紅腫痛症狀,甚至影響視力,不少求診者自行在市面購買眼藥水或熱敷等方法,嘗試紓緩病情,但因無效變相延醫。
多清洗眼瞼部位
他警告,細菌感染,可令雙眼嚴重發炎,影響視力,籲市民不要諱疾忌醫。而一般市民要預防毛囊蟲上眼,最好多清洗眼瞼等部位,尤其油脂分泌較多的人士。
資料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930&sec_id=4104&subsec_id=3626368&art_id=15660805
青春痘也有真假
青春痘即痤瘡,俗稱粉刺,是青春期最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炎癥,一般在青春期後會自動痊愈或減輕。而在生活中,不少人臉上會出現一粒粒小疙瘩,與青春痘長得很相似,魚目混珠,讓人難以分辨。其實,這些假『青春痘』是某些皮膚病的表現:
職業性痤瘡與從事職業及工作環境密切相關,如長期接觸汽油、柴油、各種潤滑油、石蠟、含氯化合物等,易引起職業性痤瘡。出的皮疹分布有其特征,典型的部位是眼旁附近、顴骨處,也可出在會陰、手背、四肢及軀乾等部位。常見的有黑頭粉刺和毛囊炎,有人感到瘙癢。若黑頭粉刺多時,可使皮膚變得灰蒙蒙的;毛囊炎重者引起膿瘡,可留下斑痕,影響容貌美。
毛囊蟲皮炎是毛囊蟲寄生在皮膚毛囊或皮腺內引起的慢性炎癥,油性皮膚的人容易發生。面部紅斑上出現丘疹、膿瘡,可結痂、脫屑,而無粉刺。
痤瘡樣藥物疹由某些藥物引起的,如服用碘劑、溴劑、異煙?、皮質類固醇激素等,皮膚及軀乾可出現毛囊性丘疹、膿瘡,停藥後可自行消失。
酒糟鼻樣結核疹與感染結核杆菌有關,顏觀部出現有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皮疹如粟粒大小,呈現淡紅色或黃褐色。
成簇性眼眶周粉刺在眼瞼外側方和顴骨部位,出現簇集性較大的粉刺,多發生於30-50歲的男女。患者中多數人存在光線彈力纖維病。
資料來源︰http://jk.big5.anhuinews.com/system/2009/07/20/002299237.shtml